AMEYA360报道:自动驾驶和激光雷达起源
谈到激光雷达上车,就肯定不能离开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起源,来自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早在1977年,日本国家实验室就利用摄像头检测前方标记,实现自动驾驶车辆的导航,不过这只是实现自动驾驶的一种方式。海外研究团队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过在道路上铺设电线或是磁力线来实现对车辆引导的“自动驾驶”,尽管这有点类似于轨道引导。而到了80年代,德美两大汽车工业国开始真正在自动驾驶上发力。在这段时期,德国慕尼黑联邦国防军大学的Ernst Dickmanns团队用一辆奔驰汽车实现了视觉导航的自动驾驶,在交通顺畅的情况下达到63km/h的时速。欧洲的Euerka当时投入7.5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在大量资源的推动下,多款自动驾驶汽车的原型被成功开发。
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也建立了ALV计划,与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机构合作,利用激光雷达、计算机视觉第一次实现了机器人自主控制下的自动驾驶,并在无人车上首次使用了便携式计算设备,速度达到了31Km/h。
80年代末,卡内基梅隆大学首次在自动驾驶汽车上使用了神经网络引导控制,这也在后来成为了现代控制策略的基础。
1991年,美国国会授权交通运输部研发自动化汽车和高速公路系统,继续通过国家力量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
同期德国方面相关项目也硕果累累,1992年大众开启了自动泊车的项目,这也成为了后来自动驾驶最早成熟并落地的一个应用。1993年,前面提到的Ernst Dickmanns团队以奔驰S500为基础,装备了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并且在普通交通环境下成功行驶了超过100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高校从80年代末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研发出国内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
实际上,在整个90年代,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上应用得并不多,技术进度也较为缓慢。但在2000年初,DARPA举办的一系列无人驾驶挑战赛可以说是自动驾驶技术高速发展的开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