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wangchip 发表于 2024-11-17 19:33

天舟八号飞上天!西工大这8个师生把这个东西送上天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搭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的**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3次货运补给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4次发射任务,也是**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46次飞行。
   此次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携带了补给物资,用来保障神舟十九号、二十号两批航天员乘组。除了必备品之外,还有春节、中秋、端午等各个节日的礼包,以及为每一位将在太空当中度过生日的航天员准备的个性化生日礼包。此外,天舟八号还搭载了各种用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其中包括由我国科学家模拟月壤成分烧制而成的“月壤砖”。专家介绍,“月壤砖”的太空之旅将验证三大关键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的变化,以及宇宙辐射作用对“月壤砖”的影响。

以报国之心为笔在浩瀚天幕上书写中华民族的骄傲西工大人为中国航天的丰碑持续
   奋斗中我校生命学院“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团队”8名师生,亲临海南文昌发射场参与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实验任务的准备和发射过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项目组中有3名在校学生,其中1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
   团队负责人商澎教授:“高校的科研必须为人才培养服务,这是我们团队一直秉持的育人理念。多年来,团队坚持依托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培养学生,让青年学子在大平台、大项目中开拓视野、锻炼能力、磨砺品格。自2017年承担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空间生命科学项目开始,到今年1月发射的“天舟七号”,再到本次“天舟八号”,团队已陆续开展4次在轨飞行试验任务,先后有9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空间科学实验项目的研究工作,而今年是团队第一次吸纳本科生参与该项工作。”

团队骨干教师、生命学院杨周岐副研究员:作为项目的骨干教师,能够参与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的任务准备和发射全过程,我深感责任重大、意义非凡。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更加体会到航天事
业的严谨与卓越,也见证了团队师生的无私奉献与不懈努力。未来,我将继续投身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带领学生深耕航天科技领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团队骨干教师、生命学院呼延霆副教授:在30多天的发射场工作中,我们西工大团队师生坚守岗位职责、坚定必胜信心、严慎细实、全力以赴保障了天舟八号任务圆满成功,展现了西工大
人三实一新的作风!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继续不忘扎根奉献载人航天事业的初心,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空间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西工大力量!

团队成员、生命学院2023级硕士生魏丝晴:作为西工大的学子,能够参与天舟八号项目,我感到无比自豪与激动。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科学和探索。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天舟八
号精神,力求在科研和实践中取得更多突破,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生命学院2024级博士生李志华:天舟八号正式发射这一刻,火箭腾空,烈焰映天,我心中涌动着自豪与激动。这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瞬间,更是我国科技进步的生动写照。
我有幸参与了此次发射任务,此次任务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结协作、严谨务实,激励我在未来的工作中,以更加坚定的信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生命学院2022级本科生瞿园元:在学校“总师育人文化”的引领下,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下,让我有幸作为第一位西工大本科生来到文昌发射场参与“天舟八号”任务,见证国家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次迈进,我深感荣幸!与众多一线航天工作者“并肩作战”的日子里,我感受着一代代航天人的坚守与奉献,我将继续秉持西工大“三实一新”优良作
风,在航天强国事业中写下属于自己的答卷。

项目成员、生命学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甄晨晓:第二次到现场参加发射任务,激动的心情仍是无法比拟的。在发射场我们进行了两次演练实验排除风险因素,为正式发射做好万无一失的准
备。今天,亲眼目睹我们的实验样品搭载**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我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自豪。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努力,中国航天事业快
速发展,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得更稳、更远。

项目成员、生命学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张格静: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发射场执行科研任务,内心非常的激动。在本次整个实验流程中,每个人都非常认真严谨,确保实验任务的成功,充分体
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现场观看火箭发射,再一次被震撼,祝愿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永放光芒!本次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任务中,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团队”
制备的三种骨组织细胞生物样品,将随船进入“中国空间站”,利用科学实验柜细胞自动培养装置,并在航天员参与下完成在轨“空间微重力对骨组织细胞作用效应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利用空间站在轨实验系统,获取真实空间失重环境下骨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数据,”团队负责人商澎教授说,“空间实验结束后,收集的实验样本将随神舟飞船返回地面。”在地面实验室,
研究团队将对骨组织细胞进行全面的分子检测分析,找到骨组织细胞对空间微重力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规律,从而进一步揭示空间骨质流失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近二十年,西北工业大学“
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团队”一直致力于空间失重环境下骨质流失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2017年,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中,西北工业大学就曾是
牵头单位,商澎教授担任责任专家。2023年10月,团队随神舟十七号发射任务,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了在轨细胞实验研究。此次“天舟八号”任务是基于团队地基模拟微重力实验最新
结果,利用转基因细胞和胞内信号通路干预手段,从新的视角进行失重性骨质流失相关研究。
作为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首任院长、“空间生物实验模拟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创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商澎教授自
2004年便带领创始团队,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围绕空间生物学、航天医学及电磁生物学等前沿方向,开展特殊环境下的骨骼系统健康领域的生物医学基础与转化应
用研究,先后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生命科学和航天医学实验项目、国家“973”和“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资助,建立了国内独有的大梯度
磁场抗磁悬浮实验技术平台,以及覆盖强、中、弱及亚磁等多种静磁场效应研究的完备平台,在骨生物医学基础、空间生命科学、电磁生物学领域发表300多篇原创性论文。团队以“顶天
立地、健康骨骼”为指导,基于空间生命科学的基础创新,转化为地面广大人群的骨骼健康问题应用,研发了静磁场等多种对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仪器,并成功完成了人体临床试验,目前
正在产业化过程中,将为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机电学院张卫红院士团队及其所在的空天结构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七号火箭主传力结构系统优化,
有效提高了发动机推力分配与结构传载效率,显著减轻了火箭重量。机电学院刘维伟研究员及其所在的复合材料构件先进制造技术团队,参与了航天发动机难加工材料弯管高效精密加工技
术的攻关。通过检测-加工一体的自适应加工技术,解决了大型薄壁弯管的精密加工变形控制技术难题,实现了发动机弯管等复杂构件的高效精密加工。众多走出西工大的校友也奋战在中国

航空一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1998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后进入航天科技集团工作。他从事空间站总体设计和飞行控制工作,
深度参与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等载人航天器研制工作。

**七号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王晓玲,1990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工业和自动化专业学习,1997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工作,深度参与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
五号系列及**七号系列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测试工作,曾获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承担**七号运载火箭制造总装任务的天津航天**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景彬,1992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焊接工程专业学习。他深度参与了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五
号、**五号B,中型运载火箭**七号、**七号A等的零件、部段生产及全箭总装、总测等任务,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绿色制造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七号运载火箭总体副总设计师马忠辉,1995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航空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2004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她深度参与了长
征七号、**七号A的研发,参加了两型火箭所有阶段的研制工作及飞行试验任务,在推进我国运载火箭更新换代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得“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

梦天实验舱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广兴,我校航天学院1997级本科生,2004级博士生。主要负责控制系统设计,飞行方案设计,在轨飞行控制工作。
空间站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范高洁,2004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学习。她负责总体飞行方案设计、轨道设计和飞控实施等,目前是空间站任务飞控试验队总体技术负责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舟八号飞上天!西工大这8个师生把这个东西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