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监控电路误复位
在电池供电应用中,电源监控电路在电压正常范围内(如3.1V)偶尔触发复位,复位后电压检测值正常,但无明确诱因。 是不是电压发生了波动,在电压监测端加个滤波电容呢。 在电池供电应用中,电源监控电路偶尔触发复位,但电压在复位后正常且没有明确诱因时,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 还是建议查找一下 学习一下 建议更换为带迟滞的复位芯片。 偶发复位多由复位阈值过窄、电源瞬态跌落或高频噪声引起。 增加电源滤波电容。 电源监控芯片的响应时间与电池瞬态波动不匹配 电池在负载切换或环境变化时可能产生瞬态电压波动(如数百微秒级的电压跌落),若电源监控芯片的响应时间过短(如小于波动持续时间),可能误判为欠压。 复位阈值可能包含回差,但设置过小,导致电压在阈值附近波动时频繁触发复位。若复位阈值为3.1V±50mV,而电池电压因负载变化在3.05V~3.15V波动,可能触发复位。 电源监控芯片的抗干扰能力不足,电源线存在高频噪声(如开关电源的纹波),可能被监控芯片误判为欠压。 电池内阻或负载变化导致瞬态电压跌落,电池内阻较大或负载电流突变时,瞬态电压跌落可能超过监控芯片的容忍范围 若电池内阻为100mΩ,负载电流从100mA突增至500mA,电压跌落可达400mV。 优化电源监控芯片的响应时间,建议选择具有更长复位延迟的电源监控芯片,确保其响应时间大于电池瞬态波动的持续时间。 电源监控芯片的参考电压(VREF)不稳定,参考电压漂移或受温度影响,导致复位阈值变化。 调整复位阈值和回差合理设置复位阈值和回差,避免电压在阈值附近波动时触发复位。 增强电源监控芯片的抗干扰能力,在电源监控芯片的电源引脚(VDD)和地引脚(GND)之间添加去耦电容(如0.1μF和10μF并联)。 监测电压做一下滤波处理再判断,不然很容易误触发。 如果一检测到电压低于阈值就复位,很容易产生误触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