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36409442 发表于 2025-4-1 11:37

国产LIN通讯MCU对比

LIN通讯MCU对比
一、        主题
泰矽微& 杰发&峰迢&芯必达 +LIN通讯 MCU对比。

二、芯片型号
泰矽微:TCM332x、TCHV4018LA
杰发:AC7801Lx
峰迢:FU6832x
芯必达:IM90xxL
三、参数对比
参数/芯片型号        泰矽微 TCHV4018LA        泰矽微TCM332
内核        Cortex-M0(48MHz)        Cortex-M0(48MHz)
存储器        64KB Flash,4KB SRAM         32KB flash、4KBSRAM、512Bytes EEPROM
集成功能         LIN 收发器 + LDO        LIN 收发器 + LDO+预驱+4*MOS
工作电压范围        5.5~18V(40V 抛负载)        6~28V(40V 抛负载)
功耗        深度睡眠 70μA        深度睡眠 60μA
封装        DFN16(3×4mm)         QFN24 (5×5mm)
车规认证        AEC-Q100 Grade 1(-40~150℃)        AEC-Q100 Grade 1(-40~150℃)
特色        单晶片集成,低成本(分立方案 50%)         集成功能多,简化设计,低成本

芯必达 IM90xxL        峰迢 FU6832x        杰发 AC7801Lx
Cortex-M0+(48MHz)        双核,ME+8051        Cortex-M0+(48MHz)
256KB Flash,32KB SRAM        256 bytes IRAM、768 bytes XRAM         128KB Flash,20KB SRAM
LIN 物理层 + LDO        LIN 通讯 + LDO        LIN 物理层 + LDO
6 ~ 28 V        5V ~ 36V(VCC_MODE决定)        6V~28V
Sleep模式典型功耗11µA        Sleep模式典型功耗50µA        休眠模式典型功耗80µA
LQFP48(7×7mm)        LQFP48(7×7mm)        LQFP48(7×7mm)
AEC-Q100 Grade 1(-40~125℃)        AEC-Q100 Grade 1(-40~125℃)        AEC-Q100 Grade 1(-40~125℃)
超级单芯片(电源 + MCU + 接口)         双核电机控制,高可靠性        MCU + 集成,软件生态丰富


四、应用方向
泰矽微TCM332x:小功率BLDC 电机控制、通风阀控制、AGS 自动格栅,电动充电盖,座椅通风等
泰矽微TCHV4018LA:智能传感器、智能执行器、LIN 转 LIN 网关、LIN 转 UART CAN 网关等
杰发AC7801Lx:车窗控制、雨刮器、车灯调节等车身控制和车身舒适
峰迢FU6832x:汽车散热水泵、主动进气格栅、玻璃升降控制、汽车坐垫、座椅通风、汽车升降杆等。
芯必达IM90xxL:电池管理、独立传感器、蓝牙NFC数字钥匙、灯光控制、BLDC/PMSM电机控制等
总结:1、在电机控制领域,峰岹的FU6832优势明显,专为三相电机控制设计,集成了 FOC、MDU、LPF、PID 等硬件模块,可实现无感 / 有感的 BLDC 电机、PMSM 等多种电机的驱动控制。IM90xxL 和 AC7801L 虽未专门针对电机控制优化,但凭借其通用的功能和性能,也可应用于一些对电机控制要求不高的简单车载电机控制场景。泰矽微的TCM332 可凭借其内核性能、外设资源以及极致性价比参与小功率电机控制应用。
2、在车身电子系统中,如车窗控制、门锁控制等,IM90xxL 和 AC7801L 的丰富 GPIO 资源和多种通信接口使其能够满足车身电子设备的控制和通信需求。AC7801L 集成的 LIN PHY 收发器和高压 LDO,使其在 LIN 总线通信和电源管理方面更具优势。FU6832 由于其引脚功能和通信接口的特点,也可在部分车身电子应用中发挥作用,但在通用车身电子控制的适配性上不如前两者。
3、在车载仪表、信息娱乐系统等其他应用中,各芯片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IM90xxL 和 AC7801L 的高性能内核和丰富外设使其在处理复杂图形界面和多媒体数据方面具有一定潜力。FU6832 则更侧重于电机控制相关的周边应用。
4、泰矽微的TCHV4018LA则以出色的模拟处理能力、丰富且功能强大的接口、低功耗的设计和多样的时钟资源在智能传感器、智能执行器、LIN 转 LIN 网关、LIN 转 UART CAN 网关等应用场景上有独特的优势。
*****************************************
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或添加微信:1503640944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产LIN通讯MCU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