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 https://passport2.21ic.com/?7218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灯光控制由单机向网络的演变

热度 1已有 782 次阅读2006-11-13 14:39 |个人分类:DMX512专辑|系统分类:通信网络







灯光控制由单机向网络的演变


简述


可控硅调光器诞生,开创了计算机灯光控制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的升级换代,灯光控制台也取得迅速发展。


随着可控硅技术的进步,新型抗干扰扼流圈的研制成功,可控硅调光器进入了演播厅、宾馆、主题公园。硅元件体积缩小,耗电减少,成本降低,舞台、演播厅使用的可控硅数量成倍增长,一套系统由开始时的几十路发展到今天的几千路。演出样式的多样,演出规模的扩大,使灯光控制的形式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计算机灯光控制系统由模拟传输到DMX数字传输进入到当今的网络系统传输。回顾演出灯光控制设备发展的历程,对正确评价当前的各种控制系统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将不无益处。


一.     模拟传输时代


计算机发展经历过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时代,计算机灯光控制系统开始于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六十年代),而真正成批的生产和使用则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即微机时代(七十年代)开始。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型计算机解决了小型化和稳定性的问题,当时的剧场或演播厅中所用可控硅调光回路数一般只有几十路,控制信号使用直流模拟电压(例如常用的0到10伏)。计算机内部处理的是二进制的数字,对每一个调光回路,计算机根据原先存储的数据和现场控制的信息,计算出该回路的亮度数据,一般用八位二进制数存储单元(1个字节)表示亮度等级,十进制数字表示为0到255。把各回路的亮度数据(0到255共256个数字等级)变换为控制可控硅调光器的0到10伏的控制电压,计算机输出接口电路要解决这一由数字信号到模拟电压的转换并分配到每一路可控硅调光器的控制信号线上。这一任务由数模转换电路和多路电子开关来解决。


模拟传输的计算机灯光控制台框图如图-1。虚线内为控制台,输出接口电路由D/A控制器和电子多路开关组成,每路调光器一根控制线,加上公共的“接地线”。控制台引出许多控制线,接到可控硅调光柜。这是一个多线制的时代,大量的控制线一般用多条多芯电缆来连接。由于传输直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较好;但当控制台与调光柜距离较远,或调光器分散安置的情况下,布线比较麻烦,不够灵活。



模拟传输方式使计算机技术正式进入灯光控制领域,出现了大量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灯光控制台,各种控制功能登台亮相,取长补短,不断改进,为计算机灯光控制技术的成熟完善和普及应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     DMX时代


随着舞台灯光技术的发展,调光回路数的增加,剧场中的灯光控制室位置移到观众厅的后部,以便于对舞台灯光的控制,而调光柜则宜安置于观众厅前方离舞台较近的地方,以便于供电。灯光回路数的增加(二百路以上),导致信号线的增加,前面所介绍的一路一线,传送模拟信号的方式,设备的安装和使用都不方便。尤其随着演出形式的多样化,需要控制台的位置也能动一下(如暂时移到观众厅中,甚至舞台上),更有流动演出或体育场式的演出场合,控制台安放在现场操作,流动式调光硅箱需分散安放,更需信号线的减少。上述传送模拟信号的多芯电缆方式显得很不方便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由一块芯片集成了CPU、片内RAM、片内ROM、并行I/O(输入/输出)接口、串行I/O接口的单片机出现了,用单片机制作的智能化接口电路,将并行输出的数据转换为在两根线上串行传送的信号变得容易实现;在接收端将串行传送的信号数据接收后再转换为并行的数据也同样简单。串行传送的总线也经过长期的改进,出现了传送速度高,距离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标准和相应的模块。当时国际上几个主要的灯光控制系统制造商推出了在计算机灯光控制台与可控硅调光柜之间只用两根线(或稍多几根线)串行数字传输(或数字加模拟都串行传输)的解决方案。如SMX,AMX192,CMX,PMX等在传输速度、数据格式等都互不兼容的传送方式。虽然串行传送方式具有信号线少而连接方便的问题,但是无法解决各制造商的设备之间不能互连的问题。


为此在计算机技术发达的美国一个并非正式的标准制定者——美国剧场技术协会(United State Institute for Theatre Technology,Inc)于1986年8月提出了一个能在一对线上传送512路可控硅调光亮度信息的DMX512标准,这是一个关于计算机控制台和调光器之间数据的数字传输标准(后又在1990年4月进行了局部的修订)。


提出DMX512方案的美国剧场技术协会虽然不是一个正式的标准制定机构,但是由于DMX512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很快为全世界的制造商和用户采用,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十多年来,直至今天,几乎所有的灯光控制台和受控的设备都兼容了DMX512的协议标准。


因为有了这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制造商之间的设备,只要遵循这一协议,都能互连控制。两线制的时代真正的到来了。


单片机的原理如下图-2



单片机内部的ROM中储存将并行数据转换为规定格式的串行信号的程序编码。在灯光控制台中加入一块单片机的接口电路板,原灯光控制计算机将输往各调光回路的亮度数据送到单片机中,单片机将各路亮度数据转换为串行的符合DMX512协议的信号,送往各调光器。数字传输的计算机灯光控制台框图如图-3。


DMX-512标准在通讯的电气标准上采用了EIA-485标准。它采用平衡输出的发送器,差分输入的接收器。


发送器有一对输出线,当一根线上的信号为高电平时另一根线上的信号变为低电平,反之亦然,线之间的信号极性因此翻转过来。这两种状态分别代表“1”和“0”。一般情况下,传输线路只用两根线,不用公共地线,线路完全平衡。这使得通信双方由于地电位不同而对通信线路产生的干扰减至最少。再配以先进的专用接口电路,传输的稳定性也相当好。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



传送数据采用异步的串行格式。调光器的亮度数据被顺序地发送,从调光器1开始,到最后一个调光器结束,直到第512的最大值。


在第一个亮度发出以前,先送出一个复位信号(BREAK)。复位信号(图-4中的①)由持续至少88微秒的一个低电平(2帧时间)或再长的持续时间组成。并且在后面紧跟一个空的开始代码。接着开始顺序传送亮度信号数据。


有效的调光器亮度将是十进制0~255,代表调光器的亮度输入控制值由关闭到完全亮足的线性关系。


在复位(BREAK)和开始代码之间有一个标记,它的持续时间(参见图-4中的②)将不少于8微秒并且不大于1秒(所有的DMX512/1990发生器将在BREAK后产生一个不少于8微秒的标记)。


跟在复位后的空字符(所有位都为零)是一个特殊定义的字节。空字符开始表明随后的数据作为顺序的一路路8位的调光器的亮度信息。


   每个亮度数据的传输格式如下:
  第1位为开始位,低电平;
  第2到第9位为调光器的亮度数据位,由最低的位到最高的位,正逻辑。
  第10,11位为停止位,高电平。无奇偶位。
  数据率为每秒250千位(250 kHz)
  每位时间为4.0微秒
  每帧时间为44.0微秒
  512个调光器数的最小的更新时间为22.67毫秒
  512个调光器的最大的更改率为44.11次/秒


由此可见,DMX512发出的一串数据,除了开始的复位信号,大于8微秒的标记及一个“0”的数据外,都是一个个亮度数据,最多512个。


在图-4表示的DMX512数据格式中,⑨表示无信号时或两个数据包之间线路保持高电平的时间;①为复位(BREAK)信号;②为大于等于8微秒的标记;③为串行传送的一个字节的亮度数据;④为低电平的开始位;⑤为最低位;⑥为最高位;⑦为两个高电平的停止位;⑧为两个字节的亮度数据之间可允许的高电平的间隔时间。



- 4


DMX512所采用的EIA-485的电气标准是一个总线型的传输线,任何一个接收设备只要接在这两根传输线上,便可接收控制台发出的数据信号。
采用DMX512协议标准传送灯光亮度信号,在接收端,数字传输可控硅调光柜需附加一个解码器,解码器的框图如图-5:



接收DMX512信号并从中取出本身需要的亮度数据的设备称为解码器,解码器将在接收过程进行计数,取出本身需要的数据。例如对于96路的调光柜,第一个调光柜将接收第196个数据;第二个调光柜将接收第97192个数据……。为了让每个调光柜的解码器知道本身的编号,每个解码器上都有一个编码开关,使用前必须拨到规定的数字,解码器中的CPU在每次开机时会读一次这个开关,便知道将从第几个数据开始取用。
  DMX512不仅解决了一对双绞线传输所有可控硅调光回路亮度信息的问题,还使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台与调光器得以互联。

  后来开发的许多效果灯具或灯具的附件如:电脑灯、换色器等等,都把控制逻辑凑合到0255的范围,即可通过DMX512线路传输控制信号。一个计算机灯光控制台可同时控制调光器、电脑灯和换色器灯,减少了演出工作人员,提高了演出效果。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BryanChang 2019-5-3 22:23
如此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