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控制逻辑(伪代码示例)
初始化:
设置目标温度 T_target = 13°C (范围 12-14°C)
设置目标湿度 H_target = 88% (范围 85-90%)
设置通风间隔 Interval_vent = 60 分钟
设置通风时长 Duration_vent = 2 分钟
设置加热滞后 Hysteresis_heat = 0.5°C (防止频繁启停)
设置加湿滞后 Hysteresis_humid = 3%
主循环:
读取当前温度 T_current, 湿度 H_current
// 温度控制 (加热)
if T_current < (T_target - Hysteresis_heat):
开启 加热器
else if T_current > (T_target + Hysteresis_heat):
关闭 加热器
// 湿度控制 (加湿 - 以雾化器为例)
if H_current < (H_target - Hysteresis_humid):
开启 雾化器
else if H_current > (H_target + Hysteresis_humid):
关闭 雾化器
// 通风控制 (定时)
检查是否达到通风间隔时间
if 达到通风时间:
开启 通风风扇
启动计时器 (Duration_vent)
重置通风间隔计时器
if 通风风扇已开启 且 通风时长达到 Duration_vent:
关闭 通风风扇
// (可选) 水位低报警/动作
延时一段时间 (如 5-10 秒)
重复主循环
三、 材料清单 (示例)
核心结构:
厚壁泡沫保温箱 (1个)
食品级塑料整理箱/内胆 (1个,尺寸略小于泡沫箱)
加热:
低功率PTC暖风器 (带风扇,DC 12V, 20-50W) 或 防水硅胶加热垫 (带硬件温控器,<50W) (1个)
(对应) 12V 电源适配器 (功率足够)
加湿:
DC 12V/24V 超声波雾化片模块 (带防水外壳/水箱) (1套) 或 吸水海绵 + DC 12V 风扇 (1套)
导气管/导风管 (若需要)
小水箱 (1个)
通风:
DC 5V/12V 小尺寸轴流风扇 (1-2个)
传感:
温湿度传感器 (DHT22/SHT31/BME280) (1-2个)
(可选) 土壤湿度传感器 (1-2个)
(可选) 浮球式水位传感器 (1个)
控制与电路:
单片机开发板 (Arduino Uno/Nano/ESP32, Raspberry Pi Pico) (1块)
继电器模块 (至少2路,控制加热和雾化) (1块)
MOSFET模块 (控制风扇,如果不用继电器) (可选)
面包板/洞洞板、杜邦线
电源适配器:
5V/12V 多路输出 (给单片机、传感器、小风扇供电,总功率足够)
(如果加热/雾化用AC) 隔离的 AC 220V 输入
接线端子、电工胶布、热缩管
安全:
硬件温控开关 (KSD 常闭型, 16°C) (1个,串接加热器)
保险丝及座 (若干,按设备电流选型)
漏电保护插座 (1个,系统总电源必须插在上面!)
工具与辅料:
美工刀、尺子、热熔胶枪及胶棒、硅胶(密封用)、螺丝刀、万用表、导线、开孔器、防虫网、扎带。
四、 实施步骤
设计与规划: 画草图,确定所有组件(内胆、加热器、雾化器、传感器、风扇、电路板)在箱内外的安装位置、走线路径、开孔位置和大小。
安全隔离内胆: 将塑料内胆放入泡沫箱。处理好边缘,确保稳固。
开孔:
在泡沫箱和塑料内胆对应位置开孔:传感器线孔、雾化器导气管孔、风扇安装孔(通风)、线缆出口孔。
所有孔洞做好密封(热熔胶、硅胶),防止漏气漏湿。线孔加橡胶护套。
安装设备:
加热器: 将PTC暖风器(或硅胶垫)固定在内胆外侧底部。确保与泡沫箱有间隙。连接好风扇(如果是分离的)。
雾化器: 将雾化片模块和水箱安装在泡沫箱外部或隔离舱内。将导气管密封连接到内胆内部底部。确保电气部分完全防水。
风扇: 安装通风风扇在高/低通风孔位置。
传感器: 将温湿度传感器固定在内胆中部,远离出风口。连接好线缆。
电路搭建与测试(断电操作!):
在泡沫箱外部搭建控制电路板(单片机、继电器、电源模块等)。
仔细连接传感器、执行器(加热器、雾化器、风扇)到控制板。确保极性正确!
加热器主回路必须串联硬件温控开关和保险丝!
所有高低压线路严格分开,做好绝缘。
先不装红薯,通电测试:
检查单片机能否正常读取传感器数据。
单独测试加热:设定目标温度高于当前,看是否启动;用手感受温升(注意安全!);触发硬件温控开关看是否断电。
单独测试加湿:看雾气是否正常产生并导入箱内,湿度是否上升。
单独测试通风风扇。
测试控制逻辑:人为改变传感器读数(如哈气提高湿度,用冰袋降低温度),观察执行器动作是否符合设定逻辑。
长时间运行测试(至少24小时),监控温湿度稳定性、检查有无过热(重点摸加热器、继电器、电线接头)、异常噪音、冷凝水情况。
系统集成与调试:
所有测试通过后,整理好内部线缆,固定好。
将红薯健康、无损伤、干燥地放入塑料内胆中。不要堆放过密,留出空气流通空间。
盖好盖子(留有通风孔!)。
上电运行,密切监控前几天数据,微调PID参数(如果用PID控制)或滞后值,优化温湿度稳定性。
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检查水箱水位,及时补水(最好做自动提醒)。
检查有无冷凝水积聚,及时擦干或改进通风。
检查红薯状态(腐烂、发芽、失水),及时剔除坏薯。
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温升、异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