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其他]

技术路线不再只是ppt图,展会上看到了它的实物版本

[复制链接]
105|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elexcon 展会上的技术商业化图谱​


作为智能家居产品线的产品经理,去年参加 elexcon 的目的始终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哪些新技术能转化为产品卖点?供应链的成本曲线如何变化?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有哪些技术解决方案?今年的展会规模比去年扩大了 30%,400 多家展商带来的技术展示,让我对 2025 年的产品规划有了更清晰的判断。​

开展第一天上午,我就直奔智能传感器展区。在 Bosch 的展位,他们最新的 BME688 环境传感器引起了我的兴趣 —— 除了温湿度、气压检测,还新增了 VOC 气体识别功能,且功耗比上一代降低 40%。我立刻联想到我们正在规划的新风系统控制器:如果集成这款传感器,不仅能实现 “甲醛超标自动换气” 的差异化功能,还能将待机时间从 7 天延长到 12 天。现场与产品经理核算成本,批量采购价能控制在 12 美元以内,仅比现有方案增加 3 美元,但根据用户调研数据,这个功能能让产品溢价 20%,显然值得投入。​

在联发科的智能家居芯片展台,他们的 MT793x 系列 SoC 支持 Wi-Fi 6 与 Zigbee 3.0 双模通信,这解决了我们长期面临的设备互联难题。之前用单模芯片时,Wi-Fi 设备与 Zigbee 传感器的通信延迟经常超过 500ms,导致 “人来灯亮” 的场景响应卡顿。现场测试显示,双模切换时间能控制在 80ms 以内,且支持 50 个节点的并发连接。我当即要求业务员提供 100 片开发板,计划在三季度的智能开关迭代中验证可行性。不过当得知该芯片的最小起订量是 1 万片时,我还是有些犹豫 —— 毕竟我们的月出货量才 3000 台,这需要联合几家同行做联合采购来摊薄成本。

下午的 “智能家居用户体验” 分论坛上,第三方数据公司发布的报告让我重新审视产品优先级。数据显示,用户对 “设备离线提醒” 的需求满意度仅为 38%,远低于对 “远程控制” 的 72%。这让我想起上周客服反馈的高频投诉:路由器重启后,智能门锁经常需要手动重新连接。在 TI 的展位,我发现他们的电源管理芯片支持 “断网自动唤醒” 功能,通过检测网络心跳信号,能在设备离线 10 秒内主动发起重连。虽然增加这个功能会使 BOM 成本上升 1.5 美元,但测算下来能减少 40% 的售后工单,长期看反而能降低成本。​

展会最后一天,我重点考察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在某国产电容厂商的展位,他们展示的车规级 MLCC 电容通过了 - 55℃至 125℃的可靠性测试,参数与日系村田产品接近,但价格低 30%。更重要的是,他们承诺 4 周的交货周期,这比当前依赖的进口品牌缩短一半。我让品质部取了 500 个样品做可靠性测试,若通过验证,明年计划将 60% 的电容采购量转移到该供应商 —— 毕竟去年因日本地震导致的电容断供,让我们的智能插座生产线停摆了两周。​

这次参展最大的体会是:产品经理不能只盯着技术参数,更要算清楚 “技术投入 - 用户价值 - 商业回报” 的三角账。今年展会,打算带着用户体验地图来,让技术与需求的匹配更加精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

主题

28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