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其他]

在elexcon展会上找到了质量保障的新答案

[复制链接]
80|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抱素|  楼主 | 2025-7-27 10: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消费电子企业的测试工程师,参加 elexcon 展会的核心任务是寻找能提升测试效率、覆盖更多失效场景的解决方案。今年展会的测试测量专区新增了 12 家厂商,从自动化测试设备到可靠性验证工具,各类先进设备让我看到了优化测试流程的多种可能。进入大厅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代表国内半导体制造业先进技术的企业。

第一天,泰克的展位就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们最新推出的混合信号示波器带宽达到 8GHz,采样率高达 25GS/s,这对我们测试快充芯片的开关波形来说至关重要。之前用 4GHz 示波器时,总能在 20V/10A 的快充模式下看到波形失真,导致无法准确判断开关损耗。现场工程师用我们带的快充模块演示,在捕捉同步整流管的关断尖峰时,波形边缘清晰无毛刺,甚至能分辨出 5ns 的振荡细节。更实用的是,示波器内置的电源分析软件能自动计算效率曲线,这比我们现在用 Excel 手动处理数据效率提升至少 5 倍。我当即申请了一台样机,计划下周在实验室验证其在 PD3.1 协议测试中的表现。​

是德科技的无线充电测试系统则解决了我们的另一大难题。之前测试无线充电器的异物检测功能时,需要人工更换不同材质的金属片,效率极低且容易遗漏场景。他们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能通过机械臂自动更换 12 种标准异物,同时记录发射端的功率变化曲线,整个过程只需 3 分钟,而人工测试至少需要 20 分钟。更重要的是,系统能模拟不同耦合距离下的异物响应,这恰好覆盖了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我特意询问了测试标准的兼容性,工程师确认该系统已通过 WPC Qi 2.0 认证,测试数据可直接用于产品认证提交,这能为我们节省至少两周的认证周期。​

下午的 “可靠性测试方**” 论坛上,第三方实验室专家分享的 HALT 测试案例让我深受触动。他们对智能手表进行 - 40℃至 125℃的快速温变测试时,发现某批次产品在 100 次循环后出现触摸屏失灵,最终定位是 FPC 连接器的焊盘在温度应力下开裂。这让我想起我们的智能手环在高低温测试中偶尔出现的按键无响应问题,或许可以借鉴这种加速老化的方法提前暴露隐患。散会后我找到专家交流,他建议我们将温度变化速率从 10℃/min 提升到 20℃/min,同时增加随机振动应力,这样能在更短时间内激发潜在缺陷。​

在安捷伦的展位,我发现他们的信号发生器支持 5G NR 与 Wi-Fi 6E 的共存干扰测试,这对我们开发支持双连接的智能音箱至关重要。之前测试时需要两台设备分别模拟不同信号,同步性很差,导致测试结果重复性低。现场演示显示,该发生器能同时输出两种调制信号,且相位差可精确控制在 ±0.5° 以内,这能准确模拟实际使用中两种无线信号的干扰场景。工程师还展示了预设的 30 种干扰模式,涵盖了从家庭到工业环境的各种典型场景,这比我们现在手动配置节省大量时间。​

展会最后一天,我重点考察了自动化测试软件。NI 的 TestStand 平台支持与我们现有 MES 系统无缝对接,测试数据能实时上传至服务器,这解决了我们长期存在的测试记录追溯难题。之前因测试数据分散在各台设备中,出现质量问题时需要花几天时间排查,而现在通过系统能在 5 分钟内定位到具体测试工位和操作人员。更重要的是,软件内置的 SPC 分析模块能自动识别测试数据中的异常趋势,比如当某批次芯片的待机电流连续 5 片超出均值 10% 时,会自动发出预警,这能帮助我们提前拦截不良批次。​

测试工程师不能只满足于按标准完成测试,更要通过先进工具和方法提前发现潜在风险,真正成为产品质量的第一道防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主题

20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