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PCB]

厚铜板加工难?五大问题一次说清

[复制链接]
286|2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捷多邦PCBA|  楼主 | 2025-7-29 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功率电子设备向大电流、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厚铜板(如3oz、4oz甚至6oz铜)因其优异的载流能力和散热性能,在电源、变频器、电机驱动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厚铜板虽好,加工起来却并不轻松。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厚铜板会面临多种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产品良率,还可能埋下可靠性隐患。

1. 蚀刻困难,线路易变形
厚铜板最常见的问题是蚀刻工艺控制难度大。因为铜厚增加,所需蚀刻时间变长,容易造成蚀刻过度或线宽失控,尤其在精细图形加工中更为明显。蚀刻不均还可能导致线边不光滑、线路尺寸偏差等问题,进而影响电气性能和焊接质量。

2. 局部过热,翘曲变形
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加热过程中热量容易沿铜箔快速扩散,导致局部温差过大,板材热应力集中,可能引起翘曲或层间脱层现象。在压合、多层板制造或回流焊过程中,这种翘曲更加明显,需特别注意工艺参数控制。

3. 钻孔困难,孔壁粗糙
厚铜板的机械强度更高,导致钻孔难度增加,刀具磨损加快,孔壁毛刺、分层甚至烧孔的风险上升。如果钻孔质量不佳,将影响后续的镀铜和通孔可靠性,甚至导致开路、虚焊等隐患。

4. 局部电镀困难,电流分布不均
厚铜板往往需要通过电镀加厚工艺实现更高的铜厚,但这会带来电镀分布不均的风险,特别是在图形不规则或大面积铜面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局部铜厚不足或过厚的问题,影响电性能和结构平整度。

5. 成本高,报废率提升
厚铜板材料成本本就较高,加上加工难度提升,制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板报废,良率难以保障。这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也给交付周期和生产计划带来压力。
如何应对?

为解决厚铜板加工难题,业内常采用高蚀刻选择比的化学药水、激光钻孔或高性能钻头、分阶段电镀工艺控制等方式。同时,在设计阶段也可适当优化走线宽度、减小线间距梯度,减少极端图形差异。

厚铜板虽在高功率应用中优势明显,但其加工确实存在不小的挑战。设计与制造需密切配合,通过工艺优化、材料选型和图形设计合理化,才能实现性能与良率的双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forgot 2025-7-29 17:25 回复TA
感谢分享 
沙发
forgot| | 2025-7-30 09:54 | 只看该作者
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加热过程中热量容易沿铜箔快速扩散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9

主题

959

帖子

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