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hq1030的笔记 https://passport2.21ic.com/?51927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

已有 701 次阅读2008-11-6 21:19 |系统分类:单片机|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



上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这就是长说的接口问题,电压不匹配)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oc和od门都是由于线与而引入,它们都是有推挽式改变而来,所以需经上拉电阻再接电源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可以提供灌电流,若是电流驱动的话;也可嵌位电位提高输出电压)。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因为悬空时,可视为输入电阻为无穷)。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这一点我也是不太明白,当输出高电平时可以提高噪声容限,因为越大与Vomin其容限就越大,不知我这样的理解对不,高手可指正,呵呵)。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rc的值就回越大,所以他的速度就变慢了)。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因为其电流就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这时上拉电阻主要起到分压的作用)。
4.频率特性。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上拉电阻是用来解决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提供电流的。一般说法是拉电流,下拉电阻是用来吸收电流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